关键词
诗文库 注释
梦中作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· 林景熙
七言绝句 押灰韵
珠凫玉雁又成埃,斑竹临江首重回。
犹忆年时寒食祭,天家一骑捧香来。
遂昌杂录: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,背竹箩【竹箩 「箩」原作「篱」,据遂昌杂录改。】 ,挟竹夹,遇物夹投箩中。潜铸金牌系腰间,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,贮两函,葬东嘉。故梦中作诗有「双匣亲传竺国经」之句。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:杨琏真伽发陵事,诸书纪载岁月不同。按元史: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,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,修天衣寺。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:至元二十一年甲申,僧嗣占、妙高上言,欲毁会稽诸陵,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,明年乙酉正月,奏请如三僧言。盖其谋始于甲申,而成于乙酉,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。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,协谋收掩陵骨,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。而景熙皋羽诗亦有「夜梦绕句越,落日冬青枝」,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?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「白衣种年星在尾」之句,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。善乎彭玮解之曰:「星在尾者,寅月也,此即乙酉正月耳。」 宋诗纪事云:六陵遗骨,癸辛杂识、辍耕录俱云葬兰亭。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,则诗中所云「水到兰亭转呜咽,不知真帖落谁家」,又何谓耶?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,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。梦中诗系唐玉潜作,云景熙作者非。 案:梦中诗明言双匣,自系指孝两骨。当时弃骨草莽,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,只求收得遗骸,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?更何能辨别分明?德旸自伪为丐者,又潜用金牌贿求,故能得二陵之骨,其馀亦不能尽得,可知其事之难。若疑「水到兰亭」句为无谓,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,唐所收者自瘗兰亭,事后必相闻,知梦中作诗先及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,不相妨也。若梦中诗为唐作,则双匣又何谓乎?郑先于陶说,较可信,南宋书亦详林事,此诗自当属林。
梦中作 宋末元初 · 林景熙
珠亡忽震蛟龙睡,轩弊宁忘犬马情。
亲拾寒琼出幽草,四山风雨鬼神惊。
一抔自筑珠丘土(一抔自筑珠丘土 遂昌杂录作「一抔未筑珠宫土」。),双匣亲传竺国经。
独有春风知此意,年年杜宇冬青
昭陵玉匣走天涯,金粟堆寒起暮鸦。
水到兰亭转呜咽,不知真帖落谁家。
珠凫玉雁又成埃,斑竹临江首重回。
犹忆年时寒食节,天家一骑奉香来。
遂昌杂录: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,背竹箩【竹箩 「箩」原作「篱」,据遂昌杂录改。】 ,挟竹夹,遇物夹投箩中。潜铸金牌系腰间,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,贮两函,葬东嘉。故梦中作诗有「双匣亲传竺国经」之句。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:杨琏真伽发陵事,诸书纪载岁月不同。按元史: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,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,修天衣寺。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:至元二十一年甲申,僧嗣占、妙高上言,欲毁会稽诸陵,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,明年乙酉正月,奏请如三僧言。盖其谋始于甲申,而成于乙酉,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。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,协谋收掩陵骨,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。而景熙皋羽诗亦有「夜梦绕句越,落日冬青枝」,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?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「白衣种年星在尾」之句,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。善乎彭玮解之曰:「星在尾者,寅月也,此即乙酉正月耳。」 宋诗纪事云:六陵遗骨,癸辛杂识、辍耕录俱云葬兰亭。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,则诗中所云「水到兰亭转呜咽,不知真帖落谁家」,又何谓耶?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,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。梦中诗系唐玉潜作,云景熙作者非。 案:梦中诗明言双匣,自系指孝两骨。当时弃骨草莽,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,只求收得遗骸,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?更何能辨别分明?德旸自伪为丐者,又潜用金牌贿求,故能得二陵之骨,其馀亦不能尽得,可知其事之难。若疑「水到兰亭」句为无谓,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,唐所收者自瘗兰亭,事后必相闻,知梦中作诗先及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,不相妨也。若梦中诗为唐作,则双匣又何谓乎?郑先于陶说,较可信,南宋书亦详林事,此诗自当属林。
答林老题什么集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· 谢觉哉
七言绝句 押东韵
中外齐歌毛泽东,和平行见五洲同。
肯有余闲吟水月?匪同冷眼看鸡虫。
附:林老原诗 清词如海复如潮,健笔春秋百宝刀。认得沩山真面目,苍松翠柏凌霄。走遍南北又西东,恰看乡心处处同。珍重识途老马力,莫将肝胆铸雕虫。
孤雁儿 照黛阁藤花 清 · 顾贞观
西来爽气冲帘过。
映槛外、花千朵。
绿天深护好楼居。
蕊粉莫教弹破。
芸辉乍暖,紫绣垂遍,看帐里,瑶英卧。
流苏百结飘还堕。
蝶乱处、莺梢妥。
十围溜雨剩霜皮,犹带六朝烟锁。
庄严便是,珠缨宝珞,称设慈云座。
按:【原注】阁为西山杨氏家园第一胜处,有紫藤数株,络石凌霄,覆满如幄,不计其为何代物也。
忆旧游 清末民国初 · 易顺鼎
 押词韵第八部
余以壬午四月重下镜台,妇家在鄂,其地有曾太傅,池馆幽清,花木秀蔚,据山揽江,吴楚在目,常携内子游焉。今冉冉七载,而余行踪犹在郎官大别间,闻祠中风景亦非故矣。因制此词,并邀白华内弟同作,盖不胜长干竹马之感云。
记鸾笺写韵,凤曲游仙,小住文箫
阁外山如画,试弓腰步屧,来看江涛。
画阑旧时曾倚,香气未全销。
怕一角斜阳,春人去后,红得无聊。

檀奴惯离别,几陌上花开,江上萍飘。
丞相祠堂在,似元都观冷,慵问栽桃
青丝上头,千骑无福比韦皋
渐老了周郎,负他初嫁人姓乔。
附:同作 沈沆
记飘烟院宇,漾水帘栊,一幅生绡。正值纱衣节,有池荷擎盖,劝客凉招。招凉那回亭角,花外坐吹箫。想斑管分题,骈车小住。回首魂消。 凌霄指高阁,数几度登临,极目迢遥。战伐勋名在,看江山满眼,凭吊无憀。此地惯经,离别双鬓已飘萧。懒说到重游,珠帘画栋今寂寥。